D交易聖杯 – 去中心化、外匯、股票 交易分享 選擇權 保證金新手必讀:三大種類、計算公式與風險管理全攻略,避免追繳代沖銷!

選擇權 保證金新手必讀:三大種類、計算公式與風險管理全攻略,避免追繳代沖銷!

選擇權 保證金新手必讀:三大種類、計算公式與風險管理全攻略,避免追繳代沖銷! post thumbnail image

選擇權保證金是什麼?新手入門必讀

在選擇權交易的世界裡,保證金絕對是個關鍵元素,特別對賣方來說,它的重要性甚至不輸給各種交易技巧。簡單來說,保證金就是交易者為了保證自己會好好履行合約,而事先存到期貨商專戶的錢。這不只是一道參與市場的門檻,更是整個期貨市場穩定運作的基礎支柱。跟買股票不同,選擇權賣方可能會遇到理論上沒上限的損失風險,所以交易所才會規定賣方必須繳交一定保證金,確保他們有能力扛起這些潛在壓力,從而守護市場的信用和平衡。

選擇權交易中保證金如保險庫般確保市場穩定性的圖示

買方與賣方保證金的根本差異

選擇權交易大致分成買方和賣方兩種角色。買方無論是買進看漲權還是看跌權,一開始只要付權利金就行,他們的最大虧損頂多就是那筆權利金,所以完全不用額外繳保證金。但賣方呢?他們賣出看漲權或看跌權時,雖然能收權利金,卻得面對理論上無止盡的損失可能。為了這點,交易所要求賣方繳一筆保證金當作履約保證,這筆錢還會隨著市場漲跌不停調整。這種買賣雙方的風險落差,讓保證金在賣方操作中變得格外重要,成了不可或缺的防護網。

選擇權買賣方風險差異:買方有限損失,賣方無限風險需保證金保障的圖示

選擇權保證金種類全解析:原始、維持與結算保證金

要搞懂選擇權保證金的運作,就得先弄清楚它的三種主要類型,每種都在交易的不同階段發揮作用,合力維持市場順暢並控制風險。

首先是原始保證金,這是你在開新倉位──尤其是賣方倉位──時,得先存進期貨商帳戶的最低金額。它像是一開始的資本保障,讓你有足夠資金應付初始風險。交易所會根據市場波動、合約價值等因素,不定期調整這個金額。

接著是維持保證金,一旦倉位建立,你的帳戶保證金餘額就得一直保持在這個水準以上。通常它比原始保證金低一些,主要目的是當作警示線。如果帳戶淨值──也就是未平倉損益加現金──掉到維持保證金以下,就會引發保證金追繳的通知。

最後是結算保證金,這在選擇權到期結算時特別關鍵,用來確保賣方能履行義務。有些情況下,尤其是價內權,賣方得準備錢來做實物交割或現金結算。

這三者互相連結:原始保證金是進場的起步點,維持保證金監控途中風險,結算保證金則把關最後一哩路。搞清楚這些,能幫你更好管理交易中的不確定因素。舉例來說,在波動大的市場,維持保證金的角色就更顯突出,因為它能及早提醒你補強資金,避免小問題變大麻煩。

選擇權保證金三種類型如齒輪般互聯的圖示

選擇權保證金怎麼算?賣方計算公式與實例

不少選擇權新手總是好奇,一口選擇權的保證金到底要多少錢?賣方保證金又該怎麼算?台灣期貨交易所(TAIFEX)用風險導向的方式來決定保證金,雖然背後的算法挺複雜的,但透過交易所公布的參數,我們還是能抓住要點。台指選擇權賣方保證金主要看期交所定的「風險價格區間(A值)」和「結算保證金(B值)」。

根據台灣期貨交易所的規定,賣方保證金的計算公式可以大致簡化成:單一選擇權賣方原始保證金 = Max(委託人帳戶風險值,期交所最低保證金)。

這裡的帳戶風險值是用SPAN系統算出來的,會考慮所有未平倉部位的潛在盈虧變化。至於最低保證金,通常來自:原始保證金 = 權利金市值 + B值 – 價外值(但不能低於A值)。

moneta markets

權利金市值就是賣出時的市場價格;A值是交易所評估的風險價格區間,代表在特定情境下選擇權價格的最大變動範圍;B值則是結算保證金,用來補極端波動的損失;價外值則是如果權是價外的,那部分價外程度能抵減保證金。

A值、B值還有合約乘數這些參數,交易所會依市場情況定期調動,投資人最好常上官網瞧瞧最新消息。

來看個實際例子:台指選擇權一口賣方保證金計算。假設你賣出一口台指選擇權買權,履約價17000點,權利金100點。期交所公布:台指每點50元,A值20,000元(實際以公告為準),B值15,000元,此權價外200點(比如現貨指數16800點)。

步驟一:權利金市值 = 100點 × 50元/點 = 5,000元。

步驟二:保證金(簡化)= 5,000(權利金市值) + 15,000(B值) – (200 × 50)(價外值)= 5,000 + 15,000 – 10,000 = 10,000元。

步驟三:比A值,10,000 < 20,000,所以保證金取A值20,000元。 記住,這只是簡化版,實際更細膩,交易所也會常調A、B值。建議用期貨商的系統或公告來確認。

組合單保證金計算:價差單、勒式部位

組合單的保證金算法跟單一倉位不一樣,它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壓低保證金需求,同時把風險管好。比如把賣權和買權混搭成價差單(如買權空頭價差或賣權多頭價差),或用不同履約價、到期日的權組合起來。

拿買權空頭價差來說:賣一個低履約價的買權(收權利金),買一個高履約價的買權(付權利金)。因為風險被兩個履約價夾在中間,最大虧損是有限的。交易所看這點,就會大大減保證金。通常,價差單的保證金就是兩個價差點數乘每點價值,減去淨權利金,而不是單賣的高額保證金。例如賣17000買權、買17100買權,最大損失=(17100-17000)×50元 – 淨權利金,保證金也依這有限風險定,遠低於單賣17000買權。

這種組合不只省保證金,還讓你在控險下玩得更靈活。事實上,很多老手愛用它來避開單賣的壓力,尤其在波動市場。

保證金追繳與代沖銷:投資人不可不知的風險

對選擇權賣方來說,保證金追繳和代沖銷是頭號隱憂。當你的期貨帳戶淨值──餘額加未平倉浮動盈虧──低於維持保證金,期貨商就會發追繳通知。這表示你的風險已經拉高,得趕緊補錢到原始保證金水準。

追繳的流程大致這樣:先觸發條件是淨值 < 維持保證金;然後期貨商用電話、簡訊或郵件通知;補繳期限通常是通知後的下個營業日中午前,得補到原始保證金;如果沒補,期貨商就能代沖銷。 代沖銷就是期貨商不問你,直接強平部分或全部倉位,讓淨值回維持保證金以上。這超不利,因為: 它常在市場大亂、對你不利的時候發生,強平可能放大虧損; 你丟掉控制權,沒法等行情翻身; 還得付手續費。 要避開這些,重點在資金管好、風險控緊,帳戶留足緩衝。比方說,永遠別讓保證金用到臨界點,多預留空間,就能多點喘息。

如何有效管理選擇權保證金風險?實戰策略

保證金不只是交易開銷,更是風險管理的利器。這裡分享幾招實戰心得,幫你管好它:

先談資金控管,別過度槓桿:全押一籃子絕對不行,要留足備用金。就算保證金夠,也別用到滿,建議留30-50%緩衝,應付突發波動或追繳。

開倉前評估風險:算清原始和維持保證金,在最壞情況下估虧損,確保帳戶資金遠超維持線,為波動預備。

市場變、帳戶況也變,適時調倉:波動率高或虧損大時,檢視風險,減碼或對沖,降保證金需求。

賣方也設止損:收權利金不代表穩賺,無限風險在。定好止損點,到就平倉,防虧損雪球,避追繳。

組合單是好幫手:價差單、兀鷹價差能鎖風險,砍保證金。這不只省錢,還讓風險可控。

用期貨商工具:他們常有保證金試算、風險警報、即時淨值監控。靠這些,抓風險更準。

綜合用這些,你能把保證金從負擔變成守護者。舉個例子,在高波動期,用組合單減保證金,就能多開機會,又不冒大險。

選擇權保證金新手常見誤區與解答

新手碰保證金,常踩坑。這裡點出幾個常見誤會,附解答,幫你避雷:

誤區一:以為買方也要繳大保證金。解答:買方只付權利金,虧最多那筆錢,所以不用保證金。保證金專為賣方設計,防無限虧損。

誤區二:忽略維持保證金,招致追繳。解答:很多人只看原始,忘維持是追繳線。淨值破線就得補,定期監控、留緩衝是王道。

誤區三:追高槓桿,不懂保證金風險。解答:槓桿放大賺,也放大虧。保證金是擔保,不是玩票錢。過槓易追繳、強平。

誤區四:不知保證金隨市場調。解答:交易所依波動、活躍度調保證金,市場亂時可能大漲。常看公告很重要。

誤區五:漏掉除權息影響。解答:選擇權本身不受,但賣個股權或結算交割時,標的價變會間接動保證金或成本。台指影響小,個股要小心。

這些誤區多從經驗來,避開它們,新手路會順多了。

選擇權保證金與相關法規簡介 (台灣期貨交易所規範)

台灣的選擇權保證金,由台灣期貨交易所(TAIFEX)主導制定和監督。期交所是市場自律單位,負責公平、公正、透明。它在保證金上的權威,體現在:

一、訂保證金額:定期檢討公告各商品的原始、維持、結算保證金,基於波動性、流動性、SPAN模型等。

二、風險管:保證金確保參與者──尤賣方──有錢履約,降系統風險。

三、調機制:市場大變或事件時,隨時調保證金,護投資人、穩市場。

養成查台灣期貨交易所官網的習慣,對風險管超有幫助。比方,最近波動大,公告常更新,及時跟上能避不少坑。

結論:掌握保證金,穩健邁向選擇權交易之路

選擇權保證金,對賣方是必備環節。从原始的入場,到維持的警戒,再到追繳、強平的危機,每步都牽動你的資金安全和效率。懂它的定義、種類、算法,以及風險邏輯,是每個賣方投資人的基本功。

贏在選擇權,不只策略,還得精風險管。用好資金控、評估、調倉、組合單,你能減保證金壓,把它變成保護盾。持續學、練,對市場敬畏,你會在這市場遊刃有餘,走向成熟。

常見問題 (FAQ)

選擇權保證金與期貨保證金在概念上有何主要區別?

選擇權保證金主要針對選擇權賣方,因為賣方的理論損失無限,需要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而期貨保證金則適用於期貨買賣雙方,因為期貨契約是雙方對等的權利義務,買賣雙方都需繳納保證金以確保履約。

我該如何查詢最新的台指選擇權保證金金額?

您可以透過以下管道查詢最新的台指選擇權保證金金額:

  • 台灣期貨交易所(TAIFEX)官方網站的「保證金一覽表」專區。
  • 您所開戶的期貨商官方網站或交易軟體。

如果我不幸被保證金追繳,補繳資金有時間限制嗎?

是的,一般而言,期貨商會給予您一個明確的補繳期限,例如在收到追繳通知的次一營業日中午之前。若未能於期限內補足資金,期貨商將有權進行代沖銷(強制平倉)。

選擇權賣方保證金計算中的A值和B值代表什麼?它們會變動嗎?

A值代表「風險價格區間」,是期交所評估選擇權契約在特定風險情境下可能發生的最大價格變動範圍。B值代表「結算保證金」,用於彌補極端市場波動下的潛在損失。這兩個值均由台灣期貨交易所依據市場狀況定期或不定期調整。

除了原始和維持保證金,還有其他類型的選擇權保證金嗎?

除了原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還有「結算保證金」,用於確保選擇權到期結算時,賣方能夠履行契約義務。此外,若有組合單部位,期貨商可能會使用更精密的風險值計算(如SPAN系統)來決定保證金,這會綜合考量所有部位的風險。

選擇權保證金的「時間價值」是如何影響的?

選擇權的權利金包含內含價值與時間價值。對於選擇權賣方而言,收取權利金是獲利來源,而時間價值會隨著時間經過而遞減,對賣方有利。在保證金計算上,雖然時間價值本身不直接影響保證金公式,但權利金市值(其中包含時間價值)是計算保證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時間價值的變化會影響權利金市值,進而影響帳戶淨值與保證金水位。

我可以使用選擇權保證金計算機來預估我的部位所需資金嗎?

是的,許多期貨商都會提供線上選擇權保證金試算工具,讓投資人可以輸入欲建立的部位資訊,預估所需的原始保證金。這些工具是您規劃交易資金、避免資金不足的良好輔助。

在PTT或Dcard上,關於選擇權保證金常討論哪些問題?

PTT和Dcard等論壇上,選擇權保證金常見討論問題包括:

  • 「選擇權一口保證金多少?」
  • 「保證金追繳通知怎麼辦?」
  • 「賣方保證金為什麼這麼高?」
  • 「組合單保證金如何計算?」
  • 「期交所保證金調整對我有什麼影響?」
  • 「如何避免被強制平倉?」

選擇權保證金追繳後,我的未平倉部位會被強制平倉嗎?

如果您在保證金追繳期限內未能補足資金至原始保證金水平,期貨商將有權力執行「代沖銷」(強制平倉),將您的部分或全部未平倉部位平倉,以降低帳戶風險。

選擇權組合單(例如買權多頭價差)的保證金會比單獨賣出低嗎?為什麼?

是的,選擇權組合單(如買權多頭價差)的保證金通常會比單獨賣出低。這是因為組合單透過同時買入和賣出不同履約價或到期日的選擇權,能夠有效鎖定交易的最大風險。當最大風險有限時,期貨交易所要求的保證金也會相對降低,反映其較低的潛在損失。

Leave a Reply

Related Post